剧情简介

《独立日》电影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罗兰·艾默里奇编剧,威尔·史密斯,杰夫·高布伦,比尔·普尔曼,玛丽·麦克唐纳,贾德·赫希,罗伯特·劳吉亚,兰迪·奎德,玛格丽特·柯林,薇薇卡·福克斯,詹姆斯·瑞布霍恩,哈维·费斯特恩,亚当·鲍德温,布伦特·斯皮内,詹姆斯·杜瓦尔,莉萨·雅克布,杰赛普·安德鲁斯,罗斯·巴格利,比尔·斯米托洛维奇,梅·惠特曼,小哈里·康尼克,绮尔斯腾·瓦伦,约翰·斯托里,弗兰克·诺瓦克,德文·古梅尔萨尔,吉姆·皮多克主演的动作,科幻,冒险,灾难,电影。

该片讲述了:未来某年的7月2日,美国各地的监视站发现一艘直径达数百英里的巨大飞船接近了地球。飞船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干扰了地球的通信卫星信号,并放出了多艘直径达15英里的子飞船飞抵地球上各大城市的上空。外星飞船敌友未明,人们陷入了恐慌和迷惑。  电脑工程师戴维(杰夫•戈德布拉姆饰)破译出外星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其实是攻击的倒计时信号,他设法通知了前妻,总统的助理康妮,但是为时已晚,7月3日,外星人的飞船开始攻击地球,人类文明瞬间遭到巨大的打击和灾难。总统(比尔•普尔曼饰)等人撤离到军事基地,指挥空军反击,却犹如以卵击石,毫无作用,军事基地也被摧毁,唯有飞行员史蒂文(威尔•史密斯饰)设法诱使一架外星人战斗飞艇坠毁。  幸存者们逃到了秘密军事基地,在那里,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一艘50多年前坠毁的外星飞艇,致力于找出对付外星人的办法,那里也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独立日》别名:ID4星际终结者,天煞-地球反击战,地球捍卫战。 又名:Independence Day,该片于1996-07-02上映,制片国家/地区为美国。该片时长共145分钟,语言对白英语,最新状态高清。该片评分8.1分,评分人数268159人。

猜你喜欢

  • 8.1分 高清

    独立日

  • 6.8分 高清

    猫狗大战

  • 9.2分 蓝光

    当幸福来敲门

  • 7.4分 超清

    疯人院惊魂

  • 0.0分 正片

    造梦之家

  • 6.4分 高清

    公正裁决

  • 7.5分 超清

    落在香杉树的雪花

  • 7.6分 HD

    农民宇航员

影评

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忍不住来赞一下《独立日》

什么是好电影?IMDB上8星的是好电影?反映社会现实的是好电影?思考人性和最终关怀的是好电影?让人脑子转不过弯来的是好电影?在结尾能吓人一跳的是好电影?让人半夜睡不着觉揣测导演手法和用意的是好电影?

太复杂了,在我看来,所谓的好电影基本可以分为三类:聪明的电影,技巧娴熟的电影和有智慧的电影。不关乎它们到底是商业片、励志片、文艺片还是独立制片。

《贫民窟百万富翁》大概属于聪明的电影。这类电影很懂得讨巧,也就是说知道如何击中人的痛点和萌点,能最大程度地激起观众的情感和思考,可能装逼但是又装得不至于引发反感,可能讨论人生哲理但又不至于把导演和编剧自己绕晕,可能关注现实问题但又不至于残酷到让观众窒息,可能比较深刻但同时也很有趣,同时经常拿叙事结构和人物视角来做文章。这种类型的片前几年还有一部典型,那就是《撞车》。不过聪明的电影时常会显得匠气和不真诚。

有智慧的电影不必我多说。这斯基那新浪潮的自有人能举出一大堆来。有智慧的电影不一定讨巧,也不会想着去触观众的G点,所以未必很受欢迎。

接下来一类是我的最爱:技巧娴熟的电影。这类电影时常和聪明电影的范围有重合,但并不尽然,因为此类片子经常出现在商业大片里,从未想过装逼和讨论人生哲理,因此经常地遭到高端观影人士的鄙视,斥之为没有灵魂、没有内涵。

嗯,人家是商业大片没错,可人家商业得有素质。

《独立日》就是这一类型中的翘楚。

在商业模式上,在电影叙事上,在讲好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上,《独立日》几乎无懈可击。除却特技,它还有更多的光彩熠熠之处。情节的衔接和转换,有张有驰的节奏控制,人物群像的塑造,都比现今大部分电影要出色。在这一点上,它完全可以将老斯的《世界大战》踏在脚下。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电影中的人物塑造。2个小时半的电影里,几乎每个出场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爱晕机的环保主义科学家,他的事业女强人前妻,他啰嗦的老爸,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黑人飞行员,他油嘴滑舌的僚机飞行员朋友,开朗能干的脱衣舞女郎女友,作为正面人物典型的仁智勇兼备的总统(当然这个过份高大全了),油头滑脑的国防部部长,老辣的将军,无能糊涂最后却成了英雄的农药喷洒员,他总是愤愤不平的儿子,神经兮兮的外星人研究专家,甚至是那个几乎没有台词的严谨年轻的上校,统统都能给人留下印象。你看,我N年没看这部电影了,一回想还是能把他们每个人的个性和行事态度都说出来。

这部电影聪明就聪明在知道用一些点睛之笔来勾勒出人物个性,使之丰富生动,而且做得不慌不忙,自然妥帖。有机锋的对话,细小的动作,周围人的反应,这些手段都运用得很聪明很好,而且也填满了剧情的缝隙,令转折变得柔韧。比方说,科学家很爱护地球,很保护环境,反对吸烟,上司把垃圾分错类都要被他念叨半天,所以后来他在基地里喝酒闹事,乱扔垃圾,观众也很清楚地意识到他是绝望了。

别说这很容易做到。失败的例子请参见今年奥斯卡奖得主丹尼保尔的科幻巨作《阳光计划》,这片子里努力地想呈现有血有肉的科学家群像,却让整部片子变得拖沓、充满呓语和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独立日之后几部跟风的世界末日彗星撞地球电影,还有诸如亚瑟王那样的糊墙烂作,除了几位主角,其他配角的待遇比打酱油还不如,因为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负责说废话推动情节发展和尖叫以告诉观众目前情况很危急,可能要等角色快死了,电影才匆忙地让角色突兀羞涩地说上几句“我快要回老家结婚了”这种话,让观众明白第一他原来不是个活动的人物背景牌,第二他很快就要领便当了。

因此,这种对桥段和技巧的娴熟,同时体现出了导演对观众智商的尊重。

也别跟我说这种技法很商业很表面,缺乏人文关怀人性深度等等。大部分标榜着人文关怀人性深度的片子勾勒人物的水准和技巧都显得做作和笨拙。《独立日》大获成功不是没有它的道理,至少在鄙视它的商业本质和它宣扬的“美国救世主”精神之前,应当仔细参详它娴熟的技巧。在表达思想和深度之前,至少得要知道如何表达它们。在让一个故事变得伟大和深刻起来之前,至少得要知道如何讲好、讲圆熟一个故事。

忍不住再来剽窃一下莱因哈特:

别学大师,大师是学不来的。学着像独立日那样聪明地讲个故事,塑造人物,至少不会让你的电影和小说看起来很无聊。

这篇影评有剧透

Copyright © 2022 悠久影院 粤ICP备18037168号-18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